如何正确使用手机
反思跟手机的关系
手机是什么?最早的时候,手机是通讯工具,我们用手机来打电话、联系人。再到后面,手机增加了发短信、发邮件的功能。QQ、微信的出现,让手机从通讯工具,变成了聊天工具。这是第一个比较大的转变,因为人们使用手机的场景改变了。从有事情用手机,变成了没事情就用手机。再到现在,手机上的应用越来越多,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跟手机绑定在了一起。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,就是手机到底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?
手机的善与恶
当然,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。无论是移动支付,还是沟通交流,我们不去使用手机的成本太高了。我曾经也试过用一些功能少的手机来代替,比如说用黑莓手机,但是使用下来还是很不方便。同时,手机也给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。我看了下自己的屏幕使用时间,每天微信就占用了6个多小时的时间。最关键的是,这些时间都是分散在一天当中的,因为每天打开手机的次数是100多次。再加上抖音的影响,很多时候一刷短视频就停不下来。所以,尽管手机有许多的好处,但是怎么去使用它是一个需要慎重的话题。
手机断舍离
在Deep Work这本书中,Cal Newport提到很多人创造深度工作环境的办法。最极端的,就是有的人基本上不碰电子产品,甚至连邮件都不用,平时交流都是靠写信。还有的人每天在特定的时间段去回复信息,其他时间不使用邮件。总之,我们需要一些不受手机干扰的时间,去做一些困难的事情。手机的危害,可能是因为它极大地占用了我们的思维空间,消耗了我们的意志力,使得我们没办法关注在重要的事情上。所以,我们要整理自己的头脑,就像整理房间一样,定期做一下断舍离。
那么,我应该怎么去使用手机?第一,尽量多用电脑来代替手机。我已经养成了用电脑去学习、工作的习惯,所以尽量把各种活动都放在电脑上。比如说我在电脑上用微信,基本上都是用来做工作上的沟通。第二,留出特定的时间来使用手机,其他时候尽量把手机收起来。我早上基本上会规划一天的安排,可以把玩手机的时间也专门划出来。第三,学会用其他活动来代替手机。很多时候我们玩手机,是因为一下子感觉到无聊,又不想工作,所以用手机来缓解这种无聊感。那么,当我们感受到这种冲动的时候,可以选择出门散步,或者冥想,用其他的活动来取代玩手机。
我们之所以要面对玩手机这个问题,是因为许许多多的聪明人为了让我们多用手机,利用了我们的人性弱点。每一次在手机上发微信、刷抖音、看朋友圈,我们的头脑中都是一阵阵多巴胺带来的快感。但是,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种深深的失落感。我们的内心不满足于这种表浅的快感,我们需要价值感。而在一次次玩手机消磨时间的过程中,我们体会到了价值感的失去。